国内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三下乡 | 巢湖学院:为梦想插上翅膀 巢湖学院与留守儿童共度“七彩假期”

“爸爸妈妈多久回来一次”志愿者周慕雪小心翼翼地问道。“没有爸爸,爸爸走了”他很平静地说出,却让周慕雪很是心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周慕雪第一次对“留守儿童”这个词有了清晰认识和深切感受,这也更加坚定了团队志愿者们加入关爱留守儿童专项活动的决心。

“英”“才”“师”教党团员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是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共青团倾力打造的环巢湖“一院一镇一品”社会服务行动提升项目,同时也是安徽省乡村振兴教育关爱服务专项团队。本团队采用“2+8+10”团队管理模式,即两名教师党员、8名学生党员和10名共青团员,以发挥党建引领带团建,团建反哺促党建为育人目标。本项目包括趣味英语进课堂、趣味英语进家庭和实地调查研究,旨在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安全教育防范意识,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感受到社会群体的温暖与呵护,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走进乡村校园,知识与安全并重。庐江县盛桥镇中心小学的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下面的农村,生活的重担导致父母们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长期陪伴,乡镇出现了较多的留守儿童,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实践团队成员依托专业优势和团队力量,开展“感恩教育”主题趣味英语公益课堂。课堂上,志愿者们让同学们理解感恩的意义及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志愿者们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关于感恩的故事、朗读诗歌、播放电影片段和真实案例分享,加深了同学们对感恩的认识,也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志愿者们通过开展交换感恩卡片小游戏,营造了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志愿者们为积极参与的同学们发放小红花和小奖品,鼓励更多同学们参与进来,大家都沉浸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在游戏性活动和深度交流中加深了同学们的感恩之心。

志愿者们从校园活动安全、日常生活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多个角度,为同学们普及了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教导同学们在危险来临时如何正确有效地保护自己。通过播放改编的安全知识歌曲以及动画短片,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与安全相关的手势操,以趣味的方式引导同学们牢记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小朋友们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旋律,迅速掌握了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此外,知识竞赛、安全标识识别等游戏也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的心灵距离愈发贴近,小朋友们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丰富多样的课堂体验。

传递温暖关怀,助力儿童发展。为缩短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将教室课堂转移到家庭课堂,实现全方位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实践团队走访盛桥镇神墩村和七里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送教下乡”趣味英语家庭公益课堂。团队成员们用带来的水粉颜料和灯笼来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和小朋友一起在灯笼上作画,同时交流暑期在家规划安排,拉近与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团队成员通过开展团队合作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在分别之际,有位小朋友给志愿者们写下了一段话,他表示自己会将与大哥哥大姐姐们相处的美好时光铭记在心,也非常感谢志愿者们的到来和对自己的鼓励,他会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努力进步,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文化与安全同行,守护儿童未来。实践团队成员前往盛桥镇文化广场开展“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破解及路径”主题调查研究以及安全教育知识普及活动。调查前期,团队成员来到盛桥镇社区便民服务点,与站点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工作人员对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了解情况后,团队成员将留守儿童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划分为三个小组,实施精细化团队活动实施细则。团队成员们向广场里的孩子们和监护人们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同时进行小组式访谈,深入了解留守儿童们的真实想法,从调研背景、调研过程、调研结果、问题成因分析、对策建议给予和实践总结等方面撰写实践调研报告。此外,团队成员还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秉持“安全无小事,时刻记心间”的理念,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真正“在思想上紧绷安全之弦,在行动上远离安全隐患”。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心理状态、学习情况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经过此次调研,志愿者们表示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敏锐地察觉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如同亲人般的关怀。同时,向他们传授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技巧,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预防常见的各种心理和成长问题。

强化责任担当,打造特色青春思政课堂。巢湖学院“英”“才”“师”教党团员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临时团支部在盛桥镇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主题教育政治理论学习会议。团队指导教师王时玉老师带领全体成员党团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的生活,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为民造福的初心,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应该保持的态度。只有真正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这也是身为志愿者需要具备的品质。

团队成员徐毓曼的脑海中依然清晰地浮现着留守儿童们天真、活泼和可爱的面庞。其中有个小朋友父母离异,只能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小朋友拉着他的手,好奇地问道:“姐姐,大学里面都学些什么呀?大学是不是很大很漂亮?我也想去上大学,可我能行吗?”她稳定了一下自己想哭的情绪,说道:“你一定可以的!上大学并不难,只要你努力学习,将来肯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国家有相关的资助政策,会帮助你解决学费等问题的。不要害怕,一定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团队成员周慕雪提到:还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健谈,特别喜欢一个人下棋,问卷里有一个问题,问你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当时他妈妈也在,妈妈说基本半年联系一次,男孩小声说道已经很久没打开过视频了,妈妈安慰他说工作实在太忙。我深感这群孩子渴望关心、渴望注视,他们离开了父母,比我预想之中会更加成熟。他们不是木讷的,也不是沉默的,他们只是腼腆,只是有些许胆怯,他们也是活泼乖巧的孩子,只是他们缺少了陪伴。孩子们沉默不语,不言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不言对生活的苛刻,只说着对未来的憧憬,对梦想的追求,他们只说着生活很好,有人关心,有人帮助,或许家中吱呀的老风扇吹不起纸飞机,或许潮湿的墙体糊了一层又一层黄泥,但阳光仍然落在家里。(文章来源: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